當前位置: 首頁 >> 首頁板塊 >> 學院新聞
【極目新聞】在勞動中釋放情緒!大學心理課教養花種菜編織折紙
極目新聞記者 張屏 通訊員 梅小輝
5月10日上午,陽光明媚,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工程學院心理健康中心旁的小陽臺上,百合、月季、風車茉莉、小番茄、螺絲椒、香菜、十多個品種的花花菜菜長勢正旺。
這是該校心理健康課的成果。今年,該校對為大一學生開設的32課時的心理健康課進行改革,將其中的8個活動實踐課時拿出一半,變成了勞動課或戶外團隊輔導課。
“對這4個課時,我們設計了種植、團輔、折紙、編織、編氣球、剪紙等六個門類,供8位心理老師挑選。”該校心理健康中心主任嚴玲說,像她便選了種植,目前,已有近600名大一學生順利“結業”。
心理老師開的勞動課,自然不只是勞動,還蘊含著豐富的心理健康知識。以種植課為例,清理陽臺、拼裝花壇、挖土運水、播種照料、搭棚覆膜等都由學生分工合作完成,趕上有啥活就做啥活。“剛知道上心理課還得種菜時,我們都覺得蠻奇怪,到校園里找土挖也很尷尬,還好是大家一起干,一邊做事一邊玩笑,很快就放松了,互相之間更親近了。”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管中晗說,他發現老師分配的任務也有玄機,會讓每個團隊的男生多干重活,由女生拍照記錄、管勞動工具,一些剛開始參與度不高的同學,很快也被集體帶動得積極起來。
編氣球、編中國結、剪紙等都是一樣。“開課時學生普遍想‘為什么要像小學生一樣做手工’,但真的學了,不少人成了發燒友,課結束了還琢磨做更好的作品。”心理教師吳洋說,編氣球前,許多同學害怕吹氣球會炸,克服恐懼心理后,他們能玩出很多創意,同學們還互相交流,傳授訣竅。
“以前的心理健康課偏重于理論講授,學生興趣不大,參與度不高,我們就縮減理論教授時長,增加實踐內容、情感體驗,開展課堂活動,現在發現這還不夠,就把課堂拓寬到了生活中,讓學生在勞動中釋放情緒,學會合作。”該校黨委副書記、副院長田藝說,心理健康教師團隊在這種課前會做大量教學設計,并充分溝通協作,以讓每位教師有較好的課堂把控力,更好地引導學生陽光成長。
新聞鏈接:http://jmwap.ctdsb.net/jimushare/news/detail_index.html?contentType=5&contentId=1236109&cId=0